他从未在高等学府深造,更是没有踏进过商学院的大门。然而他却能够与内幕消息绝缘、不依靠任何投资团队持续盈利。
虽然深得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真传,但相较之同门师兄弟巴菲特,沃尔特·施洛斯实在太过低调。然而,与巴菲特同样对投资的热爱支撑他94岁高龄时仍活跃在资本市场中。
个人履历
沃尔特1916年生于纽约一个犹太移民家庭,幼时家庭遭遇变故,沃尔特高中毕业后没有继续读大学,成为华尔街的经纪公司“波尼快递”中的一员,在街上跑来跑去传递信息。其间,他参加了纽约证券交易机构赞助的由格雷厄姆执教的夜间课程,师从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他在1942年12月8日入伍当兵,上升到少尉军衔。1946年二战结束,沃尔特从军队退役后加入了“格雷厄姆 - 纽曼公司”,成为一名证券分析师,1955年,格雷厄姆解散了自己的投资公司,他也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沃尔特·施洛斯有限合伙公司,简称WJS。他的儿子埃德温,于1973年加入该公司。他在2002年退休,87岁,于2012年2月19日去世,享年95岁。
成就及荣耀
他的一生经历过18次经济衰退,但他执掌的基金在近50年的漫长时间里长期跑赢标杆股指;他曾得到“价值投资之父”本·格雷厄姆的亲传,与“美国股神”巴菲特共事,并被后者赞誉为“超级投资人”;他长期坚守简单的价值投资原则,在九十岁高龄时仍保持着高度机敏的投资嗅觉。他就是沃尔特·施洛斯(Walter Schloss)。
2012年2月19日,沃尔特病逝,享年95岁。在听闻这一消息后,巴菲特发表声明称施洛斯是与自己相交61年的朋友,“他的投资记录辉煌,但更重要的是,他树立了正直的投资管理典范。他信仰的道德标准与他的投资技巧同样出色。”
在近50年的投资生涯中,沃尔特为WJS的所有股东赢得了20%的年复合回报率。在1955年至2002年期间,他管理的基金在扣除费用后的年复合回报率达到15.3%,远高于标普500指数10%的表现。期间累计回报率更高达698.47倍,大幅跑赢同期标普500指数80倍回报率的水平。
五十年常胜将军
沃尔特1916年生于纽约,不满二十岁就开始在华尔街工作。据沃尔特回忆,起初他就职的证券公司统计部门负责人向他推荐了彼时刚刚出版的格雷厄姆著作《证券分析》,随后他参加了纽约证券交易机构赞助的由格雷厄姆执教的课程,从此步入投资界。
二战期间,沃尔特入伍服役,但仍然一直与格雷厄姆保持联系,并于1946年退役后开始为这位传奇投资人工作。在为格雷厄姆工作期间,沃尔特曾与巴菲特共用一间办公室。1955年,沃尔特离开格雷厄姆的公司,与其他19位投资者以10万美元起步创建了自己管理的基金。
在担任基金独立管理人期间,沃尔特不收取任何管理费,但要求在盈利的条件下收取25%的利润。据悉,他在管理基金的过程中没有聘请任何研究助手,甚至没有秘书。他和儿子埃德温在一间房间里工作,集中精力阅读《价值线》杂志和各种财务报表。
运用直接从“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投资技巧,沃尔特的投资获得了稳定回报。
不冒真正的风险
在2006年的致伯克希尔股东信中,巴菲特曾特别提到沃尔特,称他是“华尔街最优秀的人物之一”。在巴菲特看来,沃尔特的投资原则之一是“不会冒真正的风险,也就是永久资本损失。”
沃尔特本人在总结自己投资经验时还提到了不少细节,比如他乐于关注股价一直创新低的“最差股票”,之后利用价值标准进行分析;乐于寻找公司高层持有大量股份的股票,回避负债高的公司;乐于多元化投资组合,任何股票在其持仓组合中的占比都不会超过20%。
沃尔特在1998年出席公众会议时还曾表示,自己倾向于保留足够的现金,以便在股价进一步下跌时买入更多股票。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铜生产商美国阿萨科公司。1999年,沃尔特在该公司股价跌至13美元历史低点时大举购入该公司股票,随后不久墨西哥最大矿产公司墨西哥铜业集团便以22.5亿美元的报价收购了阿萨科,合每股支付30美元。沃尔特的投资转眼就翻了一番。
在出售时机的选择上,沃尔特也一直强调保持冷静,不要着急出手。“如果股价已经到了你认为合理的价格,那你卖掉可以。但如果只是因为股价涨了50%,别人劝你锁定利润,我认为还是不要急着出手,至少卖之前要重新评估一下公司,要考虑当时市场的情绪是否对股价构成影响。”
沃尔特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和巴菲特的共同点就是都很理性,即便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也不会很情绪化。他的儿子埃德温在谈到父亲的投资理念时也表示,“很多投资者担心一个季度的盈利表现,但我父亲从不在乎这一点。”
关于大沃(很多时候大家喜欢称沃尔特施洛斯为大沃)的故事并不多,他太低调了,连接受公众采访的次数屈指可数,且一生未有著书立说,但据传有一本类似家训或传记在家族内部流传。他的投资符合大道至简,符合从一而终。他的一切符合道德经中“朴”的精神。作为资产管理人,要在长跑中胜出,要有自己的坚持与专注。资产管理人更要耐得住寂寞。
看过巴老的很多资料,但却发现,他一生成功来源于三次华丽转身。而大沃却用一生实践当初从格老的培训中学到的一招“只捡便宜货”,最终成就一个传奇。殊途同归,在投资的条条大道中,每一条都有机会抵达成功,而唯一的要求是足够坚持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