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私人博客,记录的是一些投资和养生的话题。
密码及监管要求
博主是一名私募基金经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私募公司及高管不得公开宣传。应进行身份识别。所以一般的私募基金网站打开先会弹出提示框,要求你确认符合合格投资者的条件,才能进入网站。
所以本站对属于博主个人观点的文章加密,仅向合格投资者开放,阁下在公告栏(最上方)点击查看密码进入后查看合格投资者条件,若认为符合点击确认,即可看到密码。没办法,形式必须这样走,请理解。
在网站申请ICP备案和公安备案时,选择了非交互式,不能有评论,所以关掉了评论系统,请理解。
小技巧:阅读本博客文章时(电脑或手机均适用),可以点击标题旁边的T,放大或缩小字体;也放点击标题后面的阅读模式,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关于投资
投资的路千万条,条条通罗马。华尔街盛产投资大师,其中长寿者亦多。
众所皆知的股神沃伦·巴菲特投资思想一生经历三次大变化,先是师从格雷厄姆,后融合费雪的成长股思想,最后是与芒格搭档,对白马的钟情。其90%的财富是在60岁后创造(复利的重要,努力活得更久些)。巴老1930年出生,现年90岁,仍能在股东大会上侃侃而谈几个小时。
沃尔特·施洛斯(人们习惯尊称他为大沃,他跟沃伦·巴菲特同在格雷厄姆公司工作过)从格雷厄姆的培训课上学到价值投资(专捡便宜货),用一生信守,47年的执著换来上千倍的投资回报。2012年2月19日去世,享年95岁。
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他是唯一在华尔街经历了1929年大萧条和1987年股市崩溃的人,不仅两次都免遭损失,而且在大灾中取得了骄人收益。2010年12月24日去世,享年107岁。
投资是一场长途跋涉,除了要有骄人的业绩,还要有好身体,活得越久,才越显境界。反观国内最近几年英年早逝的证券精英不少,值得反思。
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不忘初衷,方得始终。我选择那些长寿的投资大师作为心中的明灯。
建站初衷
中国的股市仍只有短暂历史,相比华尔街上百年历史,我们还在起步阶段,所有的参与者还处在忙乱中,投机盛行。真正的投资大师还未经历史检验(至少二十年以上的成功投资)。而注册制的实施是中国资本市场历史性的转折,“投资”必将盛行,“投机”必成配角。
- 曾受人玫瑰,建此站不过是授人以渔,此其一。
- 其二,投资的历程充满未知,一切有待求证。所思所悟以行文公开,能加强自我约束,这是一个不断自我进化的过程。
- 其三,投资是一场孤旅,小站或许会寻到三几旅伴,聊以共鸣。
- 真我,不虚。
这个小站,注定只是一个偏僻的角落,不会有流量和焦点。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有些老式和落伍。如同当年沃尔特放一张办公桌在别人的衣帽间一样,如同巴老那个用了40多年的钱包一样,守旧,简朴,自律,是那些投资大师们的共通点。
这里同样也不是为了找客户,一是私募的高门槛,显然可遇不可求;二是大沃一生也不过百来位投资者,小私募唯有时间和业绩才能证得一切。
关于缘起
- 起此名最早见自佛经,《阿含经》:“若见缘起即为见法,若见缘起即为见佛。” 明心见性,缘起性空。苦、集、灭、道,是缘起的事相;见性空,即能见幻有,所以也就能见四谛。为什么见缘起就是见四谛?四谛是在缘起法上显示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纯大苦聚集。”这就是缘起法的苦谛与集谛。【本段网摘】
- 而通俗理解缘起,因缘际会,人和事,都是因缘而起。这个小站的相遇,就是一场缘起。
- 洞察事物的本来真相(又与佛法同意),才能理解和驾驭。这也是投资最重要的心法。
- 联系方式:微信号:yqcwzy;邮箱:yqcwzy@qq.com
太极
-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并能使之成为习惯。而我机缘巧合下选择了太极。马虹在41岁开始学习太极并成为一代大师,是以作为心中的明灯。
- 王宗岳《太极拳论》:“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太极与投资在理论上相得益彰。
- 2008年跑去福建南禅寺学习了12天的内观,受益至今。再次机缘巧合的是16年武汉的赵师傅亲授真气运行法诀窍时,与习练多年的内观有承前启后之妙,从而只用很短时间取得突破。
- 内外兼修,投资身体。回想事事因缘,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无人值守
我会花很多篇幅来介绍这套策略交易系统,不是为了炫耀,事实上里面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算法,懂python的人都能写得出比这复杂得多的系统,只是我有十多年的交易实战经验与教训(更多)及编写过大量通达信指标(玩转其策略池),所以它的实用性强。
- 分享:既然不是很复杂的东西,分享出来,让更多人意识到去架构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使交易行为变得更为规范,是件有意思的事。最终大A会越来越美股化,机构化(美股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占比高达90%多),而去散户化的过程,一是被灭,二是进化自己,现在各券商也开始提供各种平台、工具,帮助核心客户向机构化、量化交易方向发展。只要克服心理的障碍,这是可以突破的。
- 引玉:在分享的同时,会听取到更多好的想法,会让后面的迭代更好。
- 纪念:去年10月初零基础学python,幸遇一位陈老师指导,还有万能的百度,让我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从未想过会最终集合成一套自动运行的大型综合程序。过程确实很苦,经常从早上6点折腾到晚上0点,有过连续一个月没有下过楼的经历。本人经历过几次牛熊,深刻体会到人性的弱点,在风险来临时是多么的无助和可怕。这也是这套系统几乎每一块都是围绕自己的问题去设计的原因,直到1.0版本的完成,有一种一吐为快的舒畅。
拼
对这个字,这二年理解特别深,内心总是遗憾理解太晚,早十年多好。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略举几例影响我的人或事:
- 前面讲的三位投资大师,无一不是勤勉一生。其中纽伯格在百岁后回忆谈及他一生最老的状态是50岁时,那时感觉时日不多,身体和精神状况都“老”了。
- 去年中大读双创班时,发现大部分的创业者好年轻,好有想法,他们激情四溢,而我这样上了年纪的人深受感染。整个这一届,只有我一个是搞金融的,其他都是做实体企业的,很幸运。甚至当初录取通知邮件被拦截到垃圾箱而不知,多亏极富责任的班主任李老师通知。
- 加入农工党到肇庆培训,结识了二位拼得狠的人,一是某医学院的王教授,培训期间,还要指导几个研究生,每天忙到很晚,另一位是水利厅的周工,30多岁,每天都得赶审设计至深夜,年轻有为(每个项目都是亿级),已经是部门负责人。
- 孩子大一暑假去某证券研究所实习,回来一改懒散习惯(经过紧张的高中,大学生往往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弦一松就会懒散),他说带他的老师很年轻,名校博士,一年有200多天在出差、路演,而研究报告大部分都是用晚上的时间写出来的。越优秀的人越拼,让他有了危机感和紧迫感。
- 网上还有很多关于世界名校图书馆不眠之夜,其实清北也一样。
- 金融行业知识结构层次是典型的金字塔型,越往上的,学历、专业能力越厉害。而我不过一半途改道的业余者,要想生存,唯有拼。
- 四十多岁我有了一种信念(人生加减法):只要是能给我带来长期好处的习惯和方法,我就一定努力去学会它。而如果只是浪费时间没用的(东西)或无效的(社交),我一定想法舍弃它远离它。正是这种信念,才激发斗志去学新事物:换新NAS,全面升级提升效率,不仅学会了将图床放在NAS上,还学会了新的笔记工具Typora(配合chevereto+PicGo,事半功倍),门户网站和博客都是自己玩出来的,这过程不仅学到很多东西,还结识了不少IT牛人。
为何是现在
公司创办三年,几经波折。曾几度想一关了事(以求安逸)。但磕磕碰碰到去年接触python,意识到可能是一次大的契机,过去人性带来的不稳定(只要是人做风控,就会容易打折扣),或许就此解决。直到现在,问题得到完美解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随着策略系统的逐步运行,业绩也有了较好的表现,至此对前途有了全新的认识,所以把网站、博客一并建好,算是一次大蜕变。
创办公司正是孩子高三时。今年疫情,孩子陪伴我们很长时间,他日夜备考,我天天当码农,彼此默默影响。只希望能够给孩子以好的榜样:不服输,不懂就去学,命运由自己掌握。这反过来也成为我做好企业的动力。
免责声明
本博客所发布的的信息均基于我认为可靠且公开的信息或者符合监管要求的个人观点,但对于这些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文中的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本博客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操作建议,接收人应根据个人情况判断是否采用本博客所载内容,接收人因使用本博客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自行承担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离开课堂很久了,所以行文不必束缚,不必过于讲究。再者,Typora就是为了极简与快速而生。
2020.9.24